
台灣養殖漁業四種型態
台灣多數漁塭多為露天形式,因此容易受到天災或污染影響造成存活率下降。
室內養殖有助於現在常見的極端氣候,包括瞬間大量降雨與極度高低溫,對於養殖物種提供保護並且可以排除靜態與動態的污染,靜態污染主要是透過覆地隔絕土壤中的重金屬與廢水污染,動態污染包含候鳥與其他物種的糞便與異物污染,因此室內養殖大大提升防護力以及養殖的存活率。
但受限於極高的造價導致,在現實層面只有極少數的養殖戶有進行室內養殖的設置
想要產業升級卻又受限於資金週轉困難...

一站式養殖方案,全面支援!

包銷機制
不用再煩惱銷售通路,平台有大量契作客戶與自有加工廠

全面供應
包含種苗、飼料、營養液、監控與管理設備一條龍

輕型室內
全新輕型室內養殖技術,有效降低建置成本,提高養殖存活率

募資支援
透過全民養殖平台媒合更多全民來當股東,活化資金運用
農業轉型契機:輕型室內養殖
全民養殖平台耗時多年精心研發,多國專利認證

*輕型室內養殖示意圖

優勢成本

優秀結構

優化管理

建造快速

移動方便

模組化經營
相同養殖面積造價比較
兩者價差為一倍以上!
本平台與其專屬的團隊,為了解決此問題透過經驗的累積與專利的研發推出了輕型室內養殖廠的設置技術,藉由專利的結構設計將能大大降低設置成本,並且能同時保有室內養殖的隔離與環控優勢
本比較圖表所提供之標準室內養殖與輕型室內養殖的造價金額僅為參考,實際造價受限於案場原始狀況與原物料漲跌等因素影響

誰是適合對象?

閒置農漁牧土地持有者
擁有農漁牧用地但長期未使用?加入我們,讓土地轉型為高效益的綠色養殖基地。

想要投入綠色養殖的自願者
對永續養殖有興趣但沒經驗?我們提供技術與系統,協助你從零開始。

既有魚塭想要升級科技與綠色養殖
已有魚塭但想升級?導入智慧管理與循環系統,提升產能與效率。
和養殖相關的申請包含:水權、養殖登記、太陽能與漁電共生等等,我們建議最基礎的申請相關是農業附屬設施的申請,如果有相關需求都必須包含有可行性的評估與專業的顧問輔導。
本申請不包含水權、養殖登記、太陽能與漁電共生相關所屬事項,如有需求包含評估將另行報價
可以的!我們的綠色合作養殖計劃包含了技術授權項目,其中有關於專業技能的基礎培訓,我們很歡迎青壯返鄉投入綠色養殖的行列。
這部分科技養殖的優點是透過設備減少人力的使用與提高養殖的存活率,但也受限於建設場地過小將會有浪費與閒置的狀況產生,因此我們建議的最小投入綠色養殖的案場面積為1甲(約為1000坪)的空間是較為適合的。
費用主要包含:開案設計規劃費、申請與監造費用、建材與建築施工成本、現場人力投入、魚苗飼料金、運營周轉金、維運與顧問輔導費等等,上述項目受限於案場類型、先天環境與大小而需客製化評估。
簽訂合作契約與案場展開施工後即可評估是否要上架全民養殖平台,開放一般大眾對該案場進行共享募資,另外是否能夠上架需考量每一案場的團隊組成與土地之持有狀況;除此之外在新設立的合作案場皆可懸掛與陳設全民養殖平台的視覺與相關的養殖推廣教育內容。
請參考「輕型室內養殖設置流程圖」一般來說以8-14個月之間可以從規劃、申請、建設等環節到測試養殖。
綠色養殖合作計劃,主要面對三種類型的對象進行開放合作,每一對象所需的準備資料如下:
「1.閒置農牧土地持有者」準備資料如下:
1-1.土地所在位置縣市與門牌號碼
1-2.土地持有之狀態(自有、承租或其他)
1-3.土地之使用區分(包含國土計劃法相關資料)
「2.想要投入綠色養殖的自願者」準備資料如下:
2-1.個人的學經歷簡述資料
2-2.期望投入綠色養殖的所在地
2-3.是否有潛在的可使用或承租的農漁牧地
2-4.是否有意願被聘僱與受訓成為養殖管理師
「3.既有漁塭想升級成為綠色養殖」準備資料如下:
3-1.土地所在位置縣市與門牌號碼
3-2.土地持有之狀態(自有、承租或其他)
3-3.土地之使用區分(包含國土計劃法相關資料)
3-4.土地是否含有水權、養殖登記、農產品溯源等申請與資訊